田螺人工养殖技术

2021-09-19T07:33:41最佳经验
田螺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、水库、稻田、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。因其肉嫩味美、营养丰富,且有清热止渴、明目等食疗功效,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,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。近几年,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,田螺养殖逐渐被看好。
操作方法
- 01
生活习性: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,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、底质松软、饵料丰富、水质清新的水域中,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。田螺食性杂,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、有机碎屑等,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,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~27℃。
- 02
繁殖习性: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℃时,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在水底摄食生长。到4月份开始繁殖,7~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。1~2龄雌螺可产仔20~30个,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~50个。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,一年可发育成性成熟,每年4~9月是产仔季节。
- 03
种螺放养: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,水质良好,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。最好有流水。养殖池建造。螺池规格一般宽1.5-1.6米,长度10-15米,也可以地形为准。池子四周作埂,埂高50厘米左右。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,并安装好拦网,以防田螺逃逸。同时,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,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,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田螺放养密度,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-120个,同时,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。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。
- 04
养殖水体: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,如水草繁茂的湖泊、池沼、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,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、幼嫩水生植物、青苔等为食,也喜食人工饲料,如蔬果、菜叶、米糠、麦麸、豆粉(饼)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。田螺耐寒而畏热,其生活的适宜温度为20~28℃,水温低于10℃或高于30℃即停止摄食、钻入泥土、草丛避寒避暑。当水温超过40℃,田螺即被烫死。
- 05
水质调节: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,以调节水质,特别是繁殖季节,最好保持池水流动,尤其是高温季节,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。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。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。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。当池水pH值偏低时,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.15-0.18公斤,每隔10-15天撒一次,使池水pH值保持7-8。
- 06
饲养管理:田螺为杂食性,米糠、菜屑、瓜叶、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,一般以水生植物类、土壤腐殖类、蔬菜瓜皮等为主食。肥沃水田,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、绿萍、水葫芦等洼地,可少投或不投饲料。
- 07
日常管理:严禁流入受农药、化肥污染的水源;防止鸭、蛇、鼠、鸟等敌害侵入;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。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,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。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,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。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,此时,每周换水1~2次,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。
- 08
越冬管理:当水温下降到8-9℃时,田螺开始冬眠时,冬眠时,田螺用壳顶钻土,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,不时冒出气泡呼吸。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,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-15厘米。一般每3-4天交换一次水,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。
相关经验推荐
- Q泰迪呕吐怎么办?泰迪老是呕吐怎么回事?
- Q在家如何孵小鸡
- Q养仓鼠是否会染上鼠疫
- Q如何自制鱼缸上滤
- Q怎么给仓鼠喂水 仓鼠饮水器怎么用
- Q怎样正确溜猫咪
- Q狗狗换牙期的四个注意事项
- Q孔雀鱼的繁殖经验
- Q兔子拉肚子拉稀腹泻的治疗方法
- Q猫有哪些种类?猫的品种有哪些?
- Q小仓鼠能吃什么
- Q教你几招怎么怎么看金毛纯不纯
- Q动物直接喝浑浊的脏水,为什么不会出现不适?
- Q狗狗冬天有必要给喝温水吗?为什么?
- Q怎样正确预防猫咪生病?
- Q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流浪狗?
- Q拉布拉多犬训练方法
- Q泰迪犬的哪些部位是不能够随便打的?
- Q狗狗不听话怎么办
- Q养猫十大必备技能,你会几样呢?
- Q饲养浣熊时应该注意些什么
- Q宠物哮喘应该怎样治疗?
已有 2948194 位网友注册
已帮助 126473 人解决了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