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视孝道的中国古代没有母亲节?看了才知道原因

2021-09-14T08:52:05最佳经验
- 01
中国是一个极为注重礼法的国家,对比西方文化,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,但我们现在过的母亲节却是一个正宗的“洋节”。
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。古希腊的母亲节并不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,而是在1月8日,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致敬。我们现在过得母亲节是来自美国,1907年,美国修女安娜.查维斯夫人发起向各界发起的呼吁,“但愿在某处、某时,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,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。”这一呼吁开始受到政府冷遇,但孝毕竟是人性最根本的诉求之一,安娜的呼吁很快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,并很快由最早的费城席卷美国各州,1914年,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,此后,母亲节便在各国开展。
重视孝道的中国古代为什么不设一个母亲节呢?
的确,中国古代特别为女性设定的节日并不多。但在非常讲究礼法的那个时代,对子女来说,只要在家,每天都是父亲节、母亲节,哪一天都得孝敬父母,尽孝道,只要在家,天天都要给父母请安,孝敬父母,关爱家长不只是一天纪念的事。中国没有专门的设定一个日子来纪念,没有用节日表达某种感情的传统,应该是更希望用中国传统的礼法来强化这种感情,比如儒家说的天地君亲师的道德约束等。
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“孝道”,中国古代把孝看作百善之首,在汉代,一个人如果“孝”是可以被推荐去当官的,这叫“举孝廉”,皇帝更是以“孝”治天下,汉代皇帝的谥号中就都有一个“孝”字,比如我们熟悉的汉武帝,就是“汉孝武帝”。
我们熟知的《弟子规》对子女的言行也进行了规范:“父母呼,应勿缓。父母命,行勿懒。父母教,须敬听。父母责,须顺承。冬则温,夏则凊,晨则省,昏则定,出必告,反必面。”子女在父母以及长辈面前不可大声说话、直呼其名,父母、长辈吩咐你坐、你才可以坐。在父母、长辈面前不可有大的动作。
在以前,不孝是最重的罪。“刑三百,罪莫重于不孝。”——《吕氏春秋》;在汉代,由于汉朝皇帝出了名的多孝子,当时“不孝罪”被判“弃市”,即直接拖到闹市斩首示众。汉代的选官也被称为的“举孝廉”,从汉惠帝开“举孝授官”之先河后,无论朝代如何更迭,“以孝选官”的现象承袭相沿,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。
相关经验推荐
- Q测量体温的正确方法都有哪些
- Q怎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上查询药品
- Q怎么把新鞋撑大
- Q新手如何学会电动车?
- Q如何自动存取款机上存款
- Q宝宝发烧吃什么食物
- Q网购没收到货,但快递显示已签收了,怎么办
- Q大学生工作后自己办社保卡流程
- Q科目二考试的绝密技巧及注意事项
- Q为什么磕头虫会“磕头”?
- Q为什么翼龙能在空中飞行?
- Q为什么昆虫没有鼻子却嗅觉灵敏?
- Q长期大量喝茶,会伤肾吗?怎样喝茶才对人的身体最好?
- Q什么时候吃枸杞最好,每天吃多少粒?
- Q100元人民币在印度能买到些什么?
- Q为什么感觉半个中国的人都说四川话?
- Q婴儿抽搐症的表现大概是什么呢?
- Q如何解释“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”中的太岁?动土会怎样?
- Q俗话说:“一人不进庙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树”是什么意思?
- Q你知道哪些特殊血液?有多罕见?
- Q请问豆腐乳对身体有害吗?
- Q有营养又吃不胖的坚果有哪些?
已有 1567860 位网友注册
已帮助 111019 人解决了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