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把事情没办好叫做“砸锅”?
为什么把事情没办好叫做“砸锅”?期待您的回答,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,但是我对你的感谢不会减少!

2021-09-14T20:39:10最佳经验
- 01
“砸锅”的“锅”最初指的是戏曲。人们把不同剧种的戏曲演员同台演出的表演形式叫“两下锅”或“三下锅”。因为国人热爱戏曲表演,所以戏曲行业的行话很快传入民间,“砸锅”开始用以形容戏曲演出失败,戏曲演员遭遇喝倒彩的尴尬,后来渐渐地引申为办事不力,事情被搞砸的意思。
“砸锅”一词源于戏曲行业,是戏曲界的行话。在戏曲表演中,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,人们称这种现象为“两下锅”或“三下锅”。这里的“两”和“三”指的是两种、三种;“锅”自然指的是戏曲。采取这种演出方式,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,而是各戏种独立出演,保持自身戏曲风格,同台不同戏。
在戏曲发展过程中,“两下锅”、“三下锅”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。通过这种形式,曲艺艺人们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其他剧种流派的表演长处,完善自身的不足。因而,“两下锅”、“三下锅”被视为戏曲界技艺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手段。
不同于上述表演形式,戏曲界还有另外一种“两下锅”。它是将两种戏剧风格融在一场戏剧中,即同一出戏剧中,前半场用一种曲风演出,后半场用另一种曲风演出。像这样的“两下锅”比较有名的戏曲有:京派名家梅葆玖与豫剧名家马金凤合演的《穆桂英挂帅》;京剧艺术家杨春霞与昆曲艺术家蔡正仁合演的《桃花扇》;京剧名家李宏图和汉剧名家李仙花合演的《蝴蝶梦》等。因这种演出形式并不常见,所以,戏曲术语中又衍生出了“钻锅”一词,指的是曲艺演员临时替代别的演员出演其他戏种角色。
随着曲艺被广大国人接受,戏曲行业的一些行话也在大众中流传开来。“砸锅”开始指曲艺行里的戏剧演出不成功,戏曲演员被观众喝倒彩,后渐渐引申为做事情失败。如今,人们早已经淡化了它在戏曲中的内涵,而专指事情办砸。
相关经验推荐
- Q测量体温的正确方法都有哪些
- Q怎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上查询药品
- Q怎么把新鞋撑大
- Q新手如何学会电动车?
- Q如何自动存取款机上存款
- Q宝宝发烧吃什么食物
- Q网购没收到货,但快递显示已签收了,怎么办
- Q大学生工作后自己办社保卡流程
- Q科目二考试的绝密技巧及注意事项
- Q为什么磕头虫会“磕头”?
- Q为什么翼龙能在空中飞行?
- Q为什么昆虫没有鼻子却嗅觉灵敏?
- Q长期大量喝茶,会伤肾吗?怎样喝茶才对人的身体最好?
- Q什么时候吃枸杞最好,每天吃多少粒?
- Q100元人民币在印度能买到些什么?
- Q为什么感觉半个中国的人都说四川话?
- Q婴儿抽搐症的表现大概是什么呢?
- Q如何解释“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”中的太岁?动土会怎样?
- Q俗话说:“一人不进庙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树”是什么意思?
- Q你知道哪些特殊血液?有多罕见?
- Q请问豆腐乳对身体有害吗?
- Q有营养又吃不胖的坚果有哪些?
已有 3942822 位网友注册
已帮助 176451 人解决了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