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百科知识

智囊团网首页 > 生活家居 > 生活常识 > 详细经验讲解内容页

腊月是几月?

腊月是几月?期待您的回答,谢了,下次有事儿别忘了找我!
床友 2019.08.07 12:27:24 810人看过

2021-09-14T18:38:01最佳经验

  • 01

    农历十二月

    腊月是农历对十二月的称呼,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。腊月又叫腊冬、残冬、穷冬、冰月、清祀等,腊这个字包含有新旧交替、辞旧迎新的意思,因此将十二月称作腊月,代表旧的一年即将过去,新的一年即将到来。在一年的末尾,家家户户要向祖先进贡祭品,分享丰收的喜悦,也要祭祀神灵,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好运。

    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,也称蜡月。在腊月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多。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,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。所谓“腊”,本为岁终的祭名。汉应劭《风俗通义》谓“夏曰嘉平,殷曰清祀,周用大蜡,汉改为腊。腊者,猎也,言田猎取禽兽,以祭祀其先祖也。”或曰:“腊者,接也,新故交接,故大祭以报功也。”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,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,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,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。

    为什么把农历十二月称之为“腊月”呢?

    汉朝应劭《风俗通义》载:“腊者,猎也,言田猎取禽兽,以祭祀其先祖也。或曰:腊者,接也,新故交接,故大祭以报功也。”又载:“阴历十二月也,以是月腊祭百神,故谓之腊月。”意思是:阴历十二月,在这农闲的岁末,打猎获取禽兽,以祭祀祖宗和神灵,辞旧迎新,所以称为“腊月”。 

   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,认为祭祀乃是“国之大事”。把岁终祀祖先、祭众神的祭奠仪式称为“腊”。商朝时,每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祀,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;其中冬祀规模浩大,礼仪隆重。后将冬祀称为“腊祭”,就是在腊月合祭众神。

    古时年终十二月属于“祭祀之月”,这个月份以祭祀为中心内容。究其形成原因:一、年岁交替,须祭祖祀神;二、天寒农闲,劳力充裕;三、野兽冬眠,狩猎良机。 

    古代历法,把阴历十二月称为“腊月”,把举行冬祭这天称为“腊日”。最初“腊日”并不固定,可灵活掌握。到了汉朝,规定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“腊日”,祭祀诸神。在旧时,腊月也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时机。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动物类食品,一律称为“腊味”,如腊鱼、腊肉、腊鸡、腊鸭、腊肠等。

热门经验分类

  • 时尚美容 专注全球顶级化妆品牌和新产品的资讯展示,以及流行化妆和健康理念的传达。

  • 名字百科 名字的知识,热门姓名的解答相关知识经验交流与分享及帮您取得心仪好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