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可以根据地层和化石了解古气候的变化?

2021-09-15T03:51:55最佳经验
- 01
极厚的黄土层、极长的钟乳石、大洋底极厚的沉积物以及南极极厚的冰芯等,系统测量它们氧碳同位素的变化,就可以掌握古气候变化的数据。化石也可以了解古气候的变化。。一般来说,生活在热带的动物新陈代谢速度较快,个体都较小;而生活在寒带的动物新陈代谢速度较慢,且为了御寒个体都较大。
科学家可以从地层和化石来了解古气候。先说地层方面,如果发现地层中有很厚的冰川沉积物,就说明有冰期存在;如果发现全球大规模海平面下降,陆地大大扩大,也说明冰期的存在。气候寒冷的时候,降到陆地上的雪越来越多,且不会融成水流到大海,而海水则越蒸发越少,海平面就不断下降。据回声探测,如今南极的冰约有27×10的六次方立方千米。如此大量的海水结成冰,就会让海平面下降65~75米。此外,还可用测地层中氧碳同位素的方法来确定古气候的变化。因为气候与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有关,测地层沉积物中的氧碳同位素的组成可以了解当时的碳循环情况。极厚的黄土层、极长的钟乳石、大洋底极厚的沉积物以及南极极厚的冰芯等,系统测量它们氧碳同位素的变化,就可以掌握几百万年来古气候逐渐变化的数据。
再说化石方面,通过化石也可以了解古气候的变化。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很大。一般来说,生活在热带的动物新陈代谢速度较快,个体都较小;而生活在寒带的动物新陈代谢速度较慢,且为了御寒个体都较大。有些动物只能生活于热带,有些只能生活在寒带。
如在更新世中期的中国,就可以清楚地将当时的动物划分为:生活于寒冷北方的以北京猿人—肿骨鹿为代表的动物群,生活于南方热带、亚热带的剑齿虎—大熊猫动物群。又如,在奥陶纪晚期第三次大冰期来临前生长的动物个体都较小,冰期到达时,气温骤降,海平面下降了50~100米,大批动物灭绝了;在接下来很长的冰期中,许多动物慢慢适应了寒冷的气候,它们的个体都长得较大,形成了特有的冰期动物群,与冰期前的显著不同,它们的区别很容易识别。
相关经验推荐
- Q测量体温的正确方法都有哪些
- Q怎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上查询药品
- Q怎么把新鞋撑大
- Q新手如何学会电动车?
- Q如何自动存取款机上存款
- Q宝宝发烧吃什么食物
- Q网购没收到货,但快递显示已签收了,怎么办
- Q大学生工作后自己办社保卡流程
- Q科目二考试的绝密技巧及注意事项
- Q为什么磕头虫会“磕头”?
- Q为什么翼龙能在空中飞行?
- Q为什么昆虫没有鼻子却嗅觉灵敏?
- Q长期大量喝茶,会伤肾吗?怎样喝茶才对人的身体最好?
- Q什么时候吃枸杞最好,每天吃多少粒?
- Q100元人民币在印度能买到些什么?
- Q为什么感觉半个中国的人都说四川话?
- Q婴儿抽搐症的表现大概是什么呢?
- Q如何解释“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”中的太岁?动土会怎样?
- Q俗话说:“一人不进庙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树”是什么意思?
- Q你知道哪些特殊血液?有多罕见?
- Q请问豆腐乳对身体有害吗?
- Q有营养又吃不胖的坚果有哪些?
已有 3759415 位网友注册
已帮助 255926 人解决了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