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是什么意思?

2021-09-27T04:12:15最佳经验
- 01
这句话出自老子所著的《道德经》第五章,表达的是天地公平的观点。通俗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: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,不对谁特别好,也不对谁特别坏,一切随其自然发展。
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出自老子所著的《道德经》第五章。一种普遍的理解是:老天并不仁慈,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;然而联系上下文,这种理解有失偏颇。另一种理解则是认为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。通俗点说: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,不对谁特别好,也不对谁特别坏,一切随其自然发展。换句话说,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,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(包括运气),与天地无关;天地顺其自然,一切犹如随风入夜,润物无声。
老子《道德经》第5章 原文: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?虚而不屈,动而俞出。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做一下注解:
天地不仁——这个不,是没有的意思,类似的词比如:不才(没有才能)。某虽不才,愿替马幼常回。不才者得以自容,才者亦无以自见。
仁——仁慈偏爱。不仁,不是不仁不义的意思,而是没有偏爱。
天地不仁,是指天地无所偏爱。老子认为天道是无为的,也就是顺任自然的,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,也都依照自然的法则运行着。天地只是自然的存在,并不会对某些事物有所偏爱、对其它事物又有所厌弃。
刍(chú)狗:古时候祭祀用的草扎成的狗。人们把草做成刍狗时,对它没有什么偏爱或重视;祭祀完了就扔掉它,也不是厌恶它或轻视它。完全是自然而然,没有半点个人情感,主观意愿在里面。天地以万物为刍狗,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所偏爱,而任其自然生成或毁灭。同样,圣人不仁,是指有道的圣人对百姓无所谓爱与不爱,而只是任其自然休养生息。
橐(tuó)籥(yuè):古代鼓风吹火用的,就是一种风箱。
犹,"如同"、"好象"
屈:竭尽,穷尽。
俞:通愈,更加的意思。
多言数穷:言,本意是政令举措。穷,困境。这句的意思是统治者政令频繁,只会加速败亡。
守中:中,通盅,也就是冲,就是第四章道冲的冲,指内心的虚静。守中:守住虚静。
译文:
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,也谈不上仁爱,更不会偏袒,它是客观公正的,任凭万物自生自灭,而不会妄加干预。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,任凭人们自作自息,而不是妄加教导。天地之间,就像个风箱一样,它空虚而不枯竭,越鼓动风就越多,生生不息。保持空虚,能量就可以无穷无尽,由于运动,使能量释放,宇宙万物形态因此发生改变。这一切,其实都是道在起作用。道的特性就是虚空,所以应该无为而无不为,不合乎规律的折腾只能使自己运气越来越差,不如保持虚静。
相关经验推荐
- Q测量体温的正确方法都有哪些
- Q怎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上查询药品
- Q怎么把新鞋撑大
- Q新手如何学会电动车?
- Q如何自动存取款机上存款
- Q宝宝发烧吃什么食物
- Q网购没收到货,但快递显示已签收了,怎么办
- Q大学生工作后自己办社保卡流程
- Q科目二考试的绝密技巧及注意事项
- Q为什么磕头虫会“磕头”?
- Q为什么翼龙能在空中飞行?
- Q为什么昆虫没有鼻子却嗅觉灵敏?
- Q长期大量喝茶,会伤肾吗?怎样喝茶才对人的身体最好?
- Q什么时候吃枸杞最好,每天吃多少粒?
- Q100元人民币在印度能买到些什么?
- Q为什么感觉半个中国的人都说四川话?
- Q婴儿抽搐症的表现大概是什么呢?
- Q如何解释“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”中的太岁?动土会怎样?
- Q俗话说:“一人不进庙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树”是什么意思?
- Q你知道哪些特殊血液?有多罕见?
- Q请问豆腐乳对身体有害吗?
- Q有营养又吃不胖的坚果有哪些?
已有 2113159 位网友注册
已帮助 272820 人解决了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