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百科知识

智囊团网智囊团网首页 > 百科达人 > 百科知识内容页

这样假名的由来

关于呐喊假名的由来,期待您的百科分享,希望你能感受到,我最真诚的谢意 !
田诗仙 2021-02-06 757人看过 分享到微博

最后更新:2025-07-31 23:56:57优质百科

来自新浪网https://www.sina.com.cn/的优秀用户田诗仙,于在生活百科知识平台总结分享了一篇关于“假名的由来基督山伯爵”的百科,非常感谢田诗仙的辛苦付出,他总结的解决技巧方法及常用办法如下:投稿:田诗仙

假名是相对于中文推出的,古代日本只有口语却没有文字,书写一直使用的是中文,后来经过自己的演变,发明了假名。论及假名之起因,则不得不提“万叶假名”之形成。如日本、韩国、越南等国,虽有自身的语言,却苦于没有记录的方法,仅能利用口耳相传来传述古事。汉字传入之后,各国纷纷以汉字为用,日、韩皆兴起了“文言二途”之制,即口语使用自国语言,书写时则只能使用汉文。类似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之前,人们说话为白话文而书写则以文言文为主。然而中、日两种语言之文法结构迥异,全以汉字行书,有难以表达之处。于是发明了万叶假名,以补足用汉文纪录日语之不足。万叶假名是将汉字视作单纯表音符号的一种表记法。例如“与”→“よ、ヨ(yo)”、“乃” →“の、ノ(no)”之类。众人抄写万叶假名之时,因作为万叶假名之表音汉字并不需要如表意汉字般严谨,各种简化方法遂渐渐出现。如“与”→“与”→ “よ、ヨ”之俦。在约定成俗的简化之后,渐渐成为现代所见之假名。

百科备注

如果你认同《这样假名的由来》实用生活指南的百科分享有价值,就请与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吧。另外,假名的由来的百科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未经许可,谢绝转载。
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zntw.cn/view/21/202102/29691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