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啥朋友圈里生娃报喜“怪现象”:生头胎昭告天下,生二胎悄无声息

2023-08-06T19:23:23优质经验
简要回答
如今,二胎政策已经开放好几年,有的家庭仍然只要一个孩儿,有的家庭则是紧跟时代,顺利地怀上了二胎。和生一胎不同,很多生二胎的父母都变得很“低调”,悄悄地怀孕,悄悄地生娃,一点都没有生一胎时的宣传劲头儿。
- 01
好闺蜜生二胎却不告知,引起朋友误会
昨天大半夜,我突然接到闺蜜电话,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要紧事,结果一接听电话就听到了满满的吐槽。听她说,她遇到了“塑料姐妹情”。
原来,闺蜜的一个好朋友生二胎,竟然没告诉她,她也是从其他人的口中知道的,那个时候孩子出生已经好几天了。闺蜜觉得,这也没把自己当成好朋友啊,生孩子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告诉自己。
而且当初这位朋友也是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会生二胎,还说谁生二胎谁傻,结果还没到半年,就自己打了自己的脸。
听完闺蜜的吐槽,我突然想起了一种现象:如今父母生孩子,生一胎的时候十分重视,从孕前准备,到产后宝宝出来,如果生产可以录像,都恨不得来场现场直播,一副昭告天下的情形。
但等到生二胎的时候,父母们常常都是一带而过,有的甚至连个朋友圈都不发,和生头胎的兴奋劲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 - 02
当代父母生娃“怪现象”:头胎昭告天下,二胎悄无声息
如今人们对于生二胎的态度,显得十分谨慎,很多生了二胎的家庭,态度也显得很低调,甚至很多外人都不知道家里新添了成员,这是为什么呢?
1)没有生头胎的新鲜劲儿
很多夫妻之所以在生二胎的时候不公开,是因为有过一次生娃的经历,再生二胎后早已经没有那么新鲜劲儿。
都说:“一胎照书养,二胎照猪养”,怀一胎的时候全家人都小心翼翼,吃的喝的用的都在网上查一查才敢用;而怀二胎的时候就显得随意很多。
毕竟有了第一胎的经验,再次怀孕后,感觉也就是那么回事,在宣布生娃喜讯上,第一个孩子到来,全家人都会花心思编辑语言,力争求新,而二胎的时候,则是没有那么多的新鲜感,自然是连消息都懒得发了。
2)二胎性别不合自己意
很多人在生二胎的时候,都是奔着“儿女双全”的意图去的,如果二胎出生后,和自己期待的性别有差异,那么心里也会不太舒服,就更没有心情去宣布自己生二胎的消息,生怕别人看自己的笑话。
3)意外怀孕不愿声张
像闺蜜朋友一样,明明之前口口声声说不生二胎,但最后却因为意外怀孕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怀上二胎,纠结一番还是选择生下。这样的情况属于典型的“打自己脸”,这种情况下,在朋友圈里悄无声息,不发任何消息就是最好的办法。
4)担心收礼金欠人情
当然,也有的父母不公开是担心亲戚朋友知道后被迫随礼,本来自己是没打算办酒的,但无奈亲戚朋友最后都来随礼,最好只好办个答谢宴。所以干脆就选择不公开,这样就不会欠人情了。 - 03
低调生二胎,也是有诸多好处
避免亲朋好友过分的关怀:
夫妻有想要二胎的打算,如果从一开始便大肆宣扬,弄得人尽皆知,家里的亲朋好友肯定会给予关怀,而过度的关怀很容易给备孕夫妻带来压力。
很多备孕的夫妻都有这样的经历:自己承受的压力要比怀孕生一胎的压力还大,毕竟生二胎的时候,更多时候还是带着目的性,最明显的就是对胎儿性别有所期待。
另外,对于生孩子这件事,旁人关心太多也会让夫妻俩反感,所以说生二胎时,悄无声息反而更方便。
避免对大宝有一些不好的影响
在要二胎的问题上,父母还是要考虑到大宝的感受,如果怀上二胎就整天高调宣传,大宝很容易因为父母的态度而受到伤害,无论大宝是否同意要二胎,父母都不能过分地区别对待。
避免胎儿出现问题,白高兴一场
很多妈妈在要二胎的时候,年龄都会偏大一些,这样的大龄孕妇在怀孕的时候,很容易出现胚胎停育的情况,所以低调生二胎,也是为了避免胎儿出现问题,自己白高兴一场。 - 04
小岛想说:
总之,要不要二胎是每个家庭自己的事情,没必要渲染得人尽皆知,养儿方知父母恩,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,少一些形式,对孩子多一些关爱,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。
经验备注
如果你认同《为啥朋友圈里生娃报喜“怪现象”:生头胎昭告天下,生二胎悄无声息》实用生活指南的经验分享有价值,就请与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吧。另外,朋友圈里生娃报喜“怪现象”:生头胎昭告天下,生二胎悄无声息的经验知识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未经许可,谢绝转载。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zntw.cn/jingyan/muyingjiaoyu/qinzi/204875.html
相关经验推荐
- Q那么领动生产日期在哪
- Q那儿妈妈常常说这几句话 是高情商的表现 她孩子会幸福快乐地成长
- Q热点朋友圈里生娃报喜“怪现象”:生头胎昭告天下,生二胎悄无声息
- Q应该宝宝隔着玻璃晒太阳,能起到补充维生素D的效果吗?家长可别犯懒
- Q回答下孩子眼型暗示不同未来?“腰果眼”、“桃花眼”,你家娃是哪种?
- Q有谁知道“8小时睡眠”可能是错的,睡多长并不重要,家长别再硬性规定了
- Q为啥为什么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去同学家?背后危害不小,关系再好也不行
- Q原创母乳不会过度喂养?有这一喂养习惯,妈妈要留心眼
- Q哪些这样的家庭不被宝宝待见,反而伤害更大,妈妈要有主见
- Q怎么看宝宝越胖发育越好?宝宝太胖,可能存在3个影响
- Q哪有宝宝多大可以抱出门?做到这几点,满月就可以
- Q推荐宝宝的哭一律当饿处理,可能有2个弊端,妈妈别疏忽
- Q问大家双胞胎刚满月可以分开带吗 双胞胎能分开带一段时间吗
- Q要怎么父母在家中的样子 决定了孩子18年后的人生 越早领悟效果越好
- Q阐述婴儿整天躺着不会无聊吗 婴儿的成长变化有哪些
- Q有多少99%的学霸,其实跟天赋没多大关系,而是因为家长做对了这8件事
- Q假如孩子在小学阶段,这8件事情最关键,远比考分重要100倍
- Q那里在孩子9岁前,这4件事要提早做,避免掉进“三年级现象”的坑
- Q突然孩子不听话、犯错误,那些情商高的老母亲,大都是这样发脾气
- Q有谁知道6种常见教育案例,揭开如何养育孩子的真相,做会关心孩子的父母
- Q梅花鹿的寓意
- Q一桶原油等于多少升
- Q可以口红吊兰的养殖方法
- Q怎么讲笔记本电脑一直开着机会伤电脑吗
- Q[视频]抖音支付方式怎么改成微信
- Q头条柯珞克怎么看总里程
已有 7113649 位网友注册
已帮助 136254 人解决了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