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百科知识

智囊团网首页 > 职场理财 > 职场就业 > 详细经验讲解内容页

有晓得职场上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“好心没好报”看你是否在其中

关于地狱猫职场上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“好心没好报”看你是否在其中期待您的回答,谢了,下次有事儿别忘了找我 !
AAA 2023年07月11日 12:38:40 980人看过 分享到微博

2023-07-11T17:53:15精品经验

来自58同城http://www.58.com的优秀用户AAA,于2023年07月11日 12:38:40在经验百科知识平台总结分享了一篇关于“职场上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“好心没好报”看你是否在其中唐人街探案3”的百科,非常感谢AAA的辛苦付出,他总结的解决技巧方法及常用办法如下:

简要回答

在职场中,不要天真地认为好心就一定会有好报,要看自己的善意是否以适当的方式表达,以及自己的行为方式是否得到认可。不要高估人性的善良,也不要低估人性的恶劣,这就是现实。

  • 01

    一、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好心不一定会有好报
    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的善意却带来了负面结果,他们却未能理解这其中的人性之道。
    尽管我们帮助了他人,但却发现自己不断抱怨,或者遭遇“好马卖个驴价钱”的情况。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误以为自己的初衷是正面的,过程也没有问题,结果应该会按照我们的期望发展。
    也许有人会说:“人心太复杂,难以捉摸。”但我们却忽略了自己的行为未必每个人都能理解,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不同,产生的结果也会出乎意料。

    职场上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“好心没好报”看你是否在其中
  • 02

    二、一些情况经常导致“好心无好报”或者“好心却办坏事”
    1.表达方式存在偏差
    有些人在表达时缺乏技巧,总是采用反问或责备的口气,即便本意是好的。那些了解这些人的人会说他们情商低,而不了解的人很容易误解。
    我曾经在单位遇到这样的人,当同事向他寻求帮助时,他乐意提供协助,但在事情结束时,他总是加上一句:“这么简单,你懂了吗?我真不知道你以前是怎么工作的?”
    还有一次,同事问:“刚才领导在会议上说了三点,是什么来着?”
    这个人立即接口:“你脑子里都装什么啦?给你,我都记下来了。”说着递给同事一本笔记本。
    虽然他是出于好意提供帮助,并提供了会议记录,但表达方式让人难以接受。人们天性中就爱听好话,对于那些批评和指责的话,人们常常抱有排斥的态度。
    卡耐基在《人性的弱点》一书中提到: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,反而会招致愤恨。”
    2.自以为“好”的方式
    有些人总是以“为你好”为幌子干涉他人的生活,或者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人。
    比如,你喜欢吃肉,于是你把肉给了别人,对方恰好是素食主义者,结果是你的好意被误解为“你刁难我吗?我明明是素食主义者,你偏要给我肉吃。”
    又比如,在恋爱关系中,一方以自认为好的方式对待另一方,但对方可能会感到负担。如果对方接受了,你可能会说:“既然你不喜欢,为什么还接受?”结果可想而知,好心得不到好报。
    如果我们真心帮助他人,我们应该选择对方喜欢的方式,而不是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。否则,这无异于强买强卖。
    类似的情况在职场上也很常见。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出于他人的利益而行动,为什么对方不领情?为了对方好,他们干预他人的工作和生活,但未必被他人接受。
    3.忽略了界限的问题
    办好事是没错的,但很多人忽略了界限问题,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边界的存在。毕竟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同,你觉得没什么的事情可能对别人来说是不适的。
    比如,父母完全是出于孩子的利益,但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愿,一味替孩子做主,结果可能是束缚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,这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尤其如此,更不用说在职场中了。
    人们通常只关注可以看到的事物,比如电脑、手机、杯子等,却忽略了看不见的事物,比如时间、精力和权力。有人觉得:“我初衷是好的,为什么别人不理解?我是为了别人好,为什么他们对我恶言相向?”即使是出于善意,我们也不能忽略界限,否则费力不讨好。
    4.忽视了“斗米恩,升米仇”
    有句老话说:“斗米恩,升米仇。”开始时,当我们帮助别人,他们会感激我们。但当他们没有付出或只是付出很少时,久而久之,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。
    比如,当同事向你寻求帮助时,你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帮助他们。一开始,他们会表示感谢或请客之类的话,但当他们习惯了这种节奏,偶尔当你因事未能及时回应他们的请求时,他们可能会怀恨在心,甚至恶言相向:“只是帮个忙而已,怎么了?有什么了不起的?”
    在职场上,这种情况很常见。起初出于好意帮助别人,但最终成为自己的责任,当自己稍微懈怠一些时,可能会遭受埋怨的下场。
    即使是出于他人的利益而帮助他们,也要让他们付出一定的成本,比如等待一段时间。当他们习惯了付出时间成本后,即使你偶尔及时回应他们的请求,他们也会心存感激。
    这就像捡到1000块钱,也许很快就花光了,但如果辛辛苦苦赚到了1000块钱,就会斤斤计较该买什么、不该买什么。即使出于善意,我们也应该让对方付出一些成本,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关系。
    5.好心求好报的心态
    “好心没好报”有时也是心态的问题,帮助他人时总是期望未来会有回报。在职场上,这种想法是相当常见的,毕竟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。
    以我们的无私帮助期望别人感激,多半是自找烦恼。大多数人会认为,作为帮助者,对受助者的好感应该更多。然而,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我们帮助他人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先有好感,才会给予帮助,受助者则是因为获得了帮助才对帮助者产生好感。这是一个顺序问题。
    当我们帮助他人时,已经在过程中获得了享受。至于对方是否回报,这并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,否则只会给自己找麻烦。

    职场上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“好心没好报”看你是否在其中
  • 03

    事实上,帮助他人的过程中,作为旁观者的其他人会看到,他们也会从我们的善举中了解到我们的特质,提升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。

    职场上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“好心没好报”看你是否在其中

经验备注

如果你认同《有晓得职场上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“好心没好报”看你是否在其中》实用生活指南的经验分享有价值,就请与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吧。另外,职场上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“好心没好报”看你是否在其中的经验知识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未经许可,谢绝转载。
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zntw.cn/jingyan/zhichanglicai/zhichangjiuye/202254.html

上一篇 下一篇

热门经验分类

  • 时尚美容 专注全球顶级化妆品牌和新产品的资讯展示,以及流行化妆和健康理念的传达。

  • 名字百科 名字的知识,热门姓名的解答相关知识经验交流与分享及帮您取得心仪好名字

相关经验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