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领导敲打下属的4个方式 不妥善应对可能就是最后通牒

2023-10-11T18:13:38精品经验
简要回答
通过签字、打小报告、不保护你、不征求你的意见上敲打你。领导的批评和表扬,实际上并不是很重要。他们只是随口说说而已,过后就会忘记。不要因为挨批评而感到沮丧,也不要因为受到表扬而自鸣得意。如果领导真的对你不满,他们会直接通过行为来表达。起初可能会通过一些动作来警告你,如果你还没有醒悟,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”的时候了。
- 01
1. 签字
签字是一个非常谨慎的行为。对于信任的下属而言,他们把文件拿给领导,尤其是一些常规文件,领导通常不会过多查看,直接签字。常规文件通常有通用的格式,其中只有几个关键点是重要的。比如报销单,重点在于金额较大的项目和最终金额,领导一眼扫过即可,其他部分基本可以忽略。领导也需要以这种快速签字的方式向下属传达“我相信你”的信号。
如果领导突然对你提交的常规文件,甚至一些流程性的不重要文件进行“耐心”审查,那么领导的真实意图可能并不在于审查文件本身。很有可能,领导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异常举动来敲打你,看看你是否还值得信任。 - 02
2. 打小报告
一个有管理能力的领导不会鼓励下属之间相互打小报告。虽然对领导来说,下属之间的小报告不一定是坏事,但这毕竟是小人行径。作为领导,当然不能倡导这种行为。如果真有人在领导面前打了小报告,领导肯定会保密。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处理这则信息。如果领导明目张胆地告诉你,有人对你打了小报告,甚至把具体内容告诉你,那说明领导想要借别人的名义来训斥你,故意损害你的面子。 - 03
3. 没有保护你
领导在对外沟通或合作时,应该保护团队的每个成员。无论下属是否犯错,领导都会代表下属道歉,承担责任。具体如何处理下属,是团队内部的事情,其他人只需要等待结果,没有干涉的余地。
如果你在与外部进行沟通或合作时处于弱势,被批评或欺负,领导没有为你出头,反而装作与此无关,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,那说明领导对你有意见,想要借他人之手给你一个警示。当然,也有些领导本来就没有担当,从不为下属出头,这类人除外。 - 04
4. 征求意见时直接跳过你
高效的团队管理往往是在流程上民主,决策上独断。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参与感,才能让他们有归属感,真切地感到自己是团队的一部分。然而,真理往往不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,人多口杂。民主的流程可以广泛听取意见,但最终决策仍由领导独断,这样既高效,也符合“谁决策,谁负责”的追责机制。
如果领导在征求意见时直接跳过你,那你应该小心了。这可能意味着领导对你的意见或建议不太重视,或者认为你的参与对整个决策过程不是很关键。这可能是一个信号,表明你在团队中的地位或影响力有所下降。建议你主动与领导沟通,表达你的观点和建议,并说明你的参与对于团队的重要性。试着找出为什么领导可能会跳过你的原因,然后努力改善这种情况。可能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增加对团队目标的贡献,或者与领导建立更好的关系。不要过分担心领导的态度和行为。有时候,领导可能有自己的原因或考虑,而不是针对个人。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,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表现,这样你就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。记住,自信和坚持是获得认可和重视的关键。
声明:本篇经验系智囊网「www.zntw.cn」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经验备注
如果你认同《怎么领导敲打下属的4个方式 不妥善应对可能就是最后通牒》实用生活指南的经验分享有价值,就请与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吧。另外,领导敲打下属的4个方式 不妥善应对可能就是最后通牒的经验知识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未经许可,谢绝转载。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zntw.cn/jingyan/zhichanglicai/zhichangjiuye/211299.html
相关经验推荐
- Q富士康自离有工资吗?
- Q了解牢记开会发言的6个原则:既争取了利益,也不得罪人
- Q那儿“不合群”并不是性格缺陷,反而有4种优势
- Q听说领导敲打下属的4个方式 不妥善应对可能就是最后通牒
- Q听说做人做事,该“高调”时绝不能怂
- Q知道掌握深入思考的套路 看待事物就能高人一层
- Q这些为什么当领导的,更容易“欺软怕硬”?
- Q优秀明明占理 但却无从反驳:你可能陷入了“自证”陷阱
- Q为什么公司氛围不好怎么办 如何改善公司氛围
- Q做什么这4件事能做到“低调”,是真正的职场高人
- Q那么离职后才明白的真相 离职前看看可能受益匪浅
- Q什么情况混不好的人,这4种特性至少占两样!
- Q优秀一名合格的领导,是怎样炼成的?
- Q花甲去沙子的妙招
- Q广西为什么白天都是喝粥?
- Q射手座的性格是什么
- Q八大生态系统
- Q增值服务是什么意思
- Q免费刚生下的小猫需要怎么护理
已有 2278623 位网友注册
已帮助 196609 人解决了问题